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网红城市”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想要成为“网红城市”,就需要与地方产生经济、情感联接。“网红”的名头不会经久不衰,唯有城市的气质、文化的底蕴、温馨的体验,能让人们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资料图)
互联网时代,因网而红的不仅有人,还有城市。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平台,一些城市在线上线下“吸粉”无数。“8D魔幻”“网红长沙”“进淄赶烤”……今年以来,人们的出游热情彻底被释放,重庆、长沙、淄博等一批新老“网红城市”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去“打卡”。
旺盛的人气,带来了“真金白银”的“财气”。以今年“五一”假期的数据为例。新晋“网红城市”淄博的旅游业消费额环比4月增长73%,游客在淄博本地中小商户日均消费金额环比4月增长也达到了近40%;老牌“网红城市”长沙27个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94.95万人次,实现营收9210.51万元。
在热闹的消费场景中,在高涨的消费热情里,涌动的是经济的澎湃活力,体现的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向上的力量正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试想,没有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只能是说说而已,体验性消费更无从谈起;没有人们对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的渴求,就不会有风靡网络的“打卡浪潮”;没有各地方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没有文旅项目、文创产品的精心打造,也就很难吸引众多游客真正心向往之……
可见,“网红城市”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梳理网红城市的“成长记”就可以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各个城市不再满足于宣传“吃喝玩乐”,而是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美誉度,加速整体旅游环境和服务的提升。比如,重庆通过城市更新项目打造了如山城巷、十八梯、戴家巷等特色街区,未来还将继续通过提升老城区环境,助力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又如,针对“天价餐饮”等旅游乱象,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展开行动,及时严肃查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值得提醒的是,对于那些尚未成为“网红”的城市,切忌一拥而上,用模式化、同质化的套路来强行招徕游客,如此不但难以使城市成为“网红”,反而会丢掉自身的经济发展特色优势。跟风打卡看似热闹,但迎合公众注意力产生的“网红”,其生命周期注定很短暂。有的地方曾经靠着特色古城、独特街区等概念红了一阵子,却因为极度商业化、管理失位等问题很快又冷清了下来。
其实,哪一个城市没有烧烤?哪一个城市没有景点?哪一个城市没有故事?淄博提醒了所有中小城市,只要有市井和烟火,都有火的可能。同时这也说明,现在或许已经没有所谓的旅游城市和非旅游城市之分。想要成为“网红城市”,就需要与地方产生经济、情感联接。“网红”的名头不会经久不衰,唯有城市的气质、文化的底蕴、温馨的体验,能让人们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穿越“网红”光环,更是人们重新发现城市的过程。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对于“网红城市”来说,想要长久地“红”下去,这才刚上路呢!(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网红城市如何把“过客”经济变为“留客”经济
文化内涵才是“网红城市”生命力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