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心脏安装了永久起搏器,15年前胃癌全胃切除,如今又被查出食管中下段肿瘤。孙老伯(化名)从上海到无锡,咨询了多家医院后,医生都告诉他,手术切除后消化道的重建没有胃的支撑、先天性右半结肠和横结肠短小、胃部原来替代位的小肠高度又不够,手术无法开展,风险太大.....他又来到无锡明慈医院,这一系列的难题同样摆在了消化病中心首席专家张洪伟博士面前。救还是不救?
孙老伯如今70多岁,他的就医经历可谓坎坷。15年前,因为胃癌被切除了全胃,医生将其小肠与食管直接吻合,由空肠代替了胃的功能。期间,又因为心脏问题安装了永久性起搏器。前不久,他感觉到进食哽咽,被查出食管癌,食管中段有一个3公分的肿瘤。通常情况下,该部位手术在切除肿瘤后需要重建消化道,医生会把胃提到胸腔里作为食管的替代,可孙老伯的胃早被切除,且其左侧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因此只能从右侧入手,且需要考虑用其大肠或者小肠代替食管。但检查结果发现,孙老伯存在先天性右半结肠和横结肠短小情况,如果用大肠长度肯定不够,只能选用小肠替代,因孙老伯原来行全胃切除后已经利用过了一段小肠,这次手术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游离处足够长度的小肠又要确保小肠血供,完成消化道的重建。“手术风险太大,我从无锡看到了上海,很多医生拒绝了我。”孙老伯说。带着一丝希望,他来到自己当初诊疗心脏的无锡明慈医院,找到了医院引进的原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西京消化病院消化科主任张洪伟博士。
“这个病例手术难度确实大。”这是张主任接诊后的第一反应,“第一,这是胃癌后的二次手术,他的腹腔内部结构肯定乱;第二,切除食管肿瘤如何重建消化道是核心,否则病人无法恢复饮食。”得益于医院的消化病中以系统分科带来的巨大优势,融合了胸外科、普外科、肿瘤内外科、消化内科,病理科等,多科室专家协作,为消化道肿瘤的综合诊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患者强烈的手术要求下,张主任决定收治孙老伯。
难度高、风险大,因此术前准备必定充分、精细。 大量检查一一进行,血管造影评判血管壁够不够,结肠镜验证结肠够不够,且要按照血管的血供方向走......手术方案显示,张洪伟博士决定带领团队采用先开腹、后开胸的顺序。开腹是需要把曾经替代胃吻合过的小肠打断,再游离出其它小肠重新接上,让它的长度可以达到胸部;胸部切完肿瘤后再回到腹部,把胃部代替的小肠拉至胸部吻合重建消化道......
6个小时,手术获得了成功,孙老伯的食管肿瘤被切除的同时消化道也得以重建,孙老伯对医院表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校对 陶善工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